9.0
天命之女2017
美国2017英语
添加:未知
主演:Shilpa Anthony Raj,Abraham George,Ajit George,Mariam George,Quinn Coughlin,Aimée Cucchiaro,Alexis Jenofsky,Ashley Monroe,Michelle Musset,Jason Schwann
简介:  Netflix四集纪录片,五个来自印度最低种性的女孩,在一家为她们提供14年免费教育(2年学前+12)的住宿学校的成长过程。  算了一下,断断续续拍了八九年,有的从学前班跟拍到初中,有的从初中跟拍到进入社会工作。这所叫做Shanti Bhavan 的学校,创办人是一个美籍印度商人,在49岁的时候,也就是1997年,决定回到印度,为当地最穷的家庭建一所学校。这些有机会获得免费教育的孩子,有一个责任,那就是找到工作后,必须帮助自己的家庭和社区,而不是一走了之。  这些孩子的成长是充满了矛盾的,不断在安全稳定的学校和贫困的家庭环境中转换,在现代价值和印度传统价值中挣扎,从而塑造一个独立的自我。虽然是免费教育,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14年,甚至17年(加上3年大学,也是由这所学校支付学费)后可以帮助改善家庭,也是一个漫长的投资。虽然印度很穷,充满不平等,还有各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风俗,(比如其中一个女孩,她的祖母一直等着她长大嫁给她的儿子,也就是女孩的叔叔。因为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女儿拒绝了祖母的要求,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记者,出了一本书),但在印度,民间可以专心办一所这样的学校,除了经费,不用担心其它,可以让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不被中断。这所学校是混合教育,之所以纪录片把镜头对准女孩,是因为她们除了种姓,还要面对性别带来的不公平。
967
详情
8.0
提香:博物馆秘藏
英国2020英语
添加:未知
主演:Gabriele Finaldi
简介:1550年冬天,欧洲最著名的画家与一位即将成为世上最有权势的人的王子相遇。西班牙菲利普亲王与文艺复兴大师提香的这次相遇,被视为整个艺术史上最非凡的委托之一。在几乎完全的创作自由和无限的时间下,提香创作了一系列六幅非凡的杰作,并在创作过程中重塑了绘画。这些画作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中的场景,每一幅都比上一幅更大胆,尽情展现了人类欲望、性以及爱的后果的方方面面。这六幅画作分散在几个世纪之间,已有450多年未曾同时展出,能够像提香所愿的那样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一直是艺术爱好者的梦想。然而,伦敦国家美术馆刚刚完成了这场看似不可能的展览,提香的杰作就再次被禁止与公众见面。在席卷全球的疫情中,画廊总监加布里埃莱·菲纳尔迪(Gabriele Finaldi)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举措,关闭了画廊大门,因为他不确定这些画作何时或是否能够再次一起展出。BBC 的摄像机只对展览进行了一次拍摄,以便将这场开创性的展览带到英国乃至更远的地方。这些画作不仅被精心拍摄和呈现,而且通过专家的证词,它们被赋予了生命,揭示了这些杰作是如何诞生的,它们在各自的时代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今天如何仍然能够从中汲取意义。加布里埃莱·菲纳尔迪也接受了他的首次广播采访,在采访中,他描述了将这些画作放在一起的艰巨任务,以及他不得不做出的将它们锁在紧闭的门后的痛苦决定。
753
详情
2.0
他还年轻
台湾2022国语
添加:未知
主演:吴晟
简介:  台灣本土文學詩人吳晟,有「國民詩人」之稱,以吳晟為傳記主角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紀錄片《他還年輕》,正式發布海報、預告,將於9月2日在全台上映,片中貼身記錄吳晟投入廣袤土地的情懷。  吳晟創作貼近生活、靠近土地自然,透過書寫台灣人、敘述台灣事、描繪台灣景的創作意念,充分表達台灣在地的原鄉情懷。其詩作〈負荷〉原創作於 1977 年, 3 年後被選為國立編譯館版本之課文教材,從此「甜蜜的負荷」變成親情的代名詞,40 餘年來,持續感動每一代的台灣人。在紀錄片《他還年輕》中,傳主吳晟感性地說:「讀詩還有感動,就表示生命還有熱情。」  紀錄片《他還年輕》自 2017 年起,以超過3年時間長期駐點的拍攝策略,跟著吳晟穿梭彰化鄉間、踏查濁水溪生態,亦飛住美國愛荷華回憶參加寫作班心情,至溫哥華拜訪亦師亦友的作家瘂弦,動人呈現吳晟與家庭、友人間的情感流動與影像語言。本片拍攝期間恰逢〈負荷〉的主人翁、也就是詩人的女兒吳音寧身陷北農事件風暴,這期間詩人無法寫詩,只能在面對生命最大挫折與衝擊中,勉強於谷底執筆記錄事件始末,寫成《北農風雲》一書。本片記錄了詩人這兩年多的心情轉折,從憤怒、焦灼、掙扎,到重生與昇華,遂見證了詩是濁世最終的救贖。  詩人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片名的故事,來自於這位「國民詩人」在邁入21世紀階段,從2001至2014年的詩作選集名稱。吳晟謙稱,由寫作累積成著作的進度實在不容易,近年來他仍持續發表作品,今年也有新書持續推出,紀錄片《他還年輕》見證了「詩人不老,鬥志不滅」的年輕精神。  導演林靖傑11年前即因拍攝以作家王文興為主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獲得關注,不但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長片競賽優等獎」,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獲得最佳剪輯獎。林靖傑這次再度應邀擔任「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最新電影《他還年輕》導演,緊跟著吳晟的身影腳步,不但記錄了他對台灣土地的關懷,也透過攝影機,讓大家看見詩人在動筆的感性,以及筆下「最甜蜜的負荷」之由來。
504
详情
4.0
天生狂野
美国2011英语
添加:未知
主演:摩根·弗里曼,Birute Galdikas,Vanessa Sheldrick
简介:  《天生狂野》讲述的是发生在人类救助人员和成为孤儿的野生动物之间的故事。  一些动物在出生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了孤儿,在大自然中孤苦无助的它们很容易死亡。这个时候,一些善良的人们充当起了“救世主”的角色,自然保护小组、野生动物救护组织和一些环保人士自愿自觉地开始了拯救野生动物孤儿的活动。  在《天生狂野》中,观众能看到刚出生不久的大象和猩猩在救护站里得到了人类无微不至的照料并且最终重返自然的过程。也能看到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比卢特·葛莱迪卡斯为保护猩猩种群而做出的努力和奋斗。  幕后制作  17年前的夙愿  17年前,本片的编剧兼制片人德鲁·菲尔曼来到了东南亚旅游,他访问了婆罗洲,拜访了知名的动物学家比卢特·葛莱迪卡斯。回来之后,他的脑子里就盘旋着一个念头,要把葛莱迪卡斯的故事用IMAX格式拍成电影。虽然IMAX诞生于1970年代,不过,直到菲尔曼萌生念头的1994年,要拍摄一部IMAX的纪录片还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于是这个念头就在他的脑子里萦绕了一年又一年。十几年之后,一个朋友给菲尔曼放了一段从新闻中截取的片段。这个片段讲述的是一个叫做丹姆·谢尔德里克在肯尼亚照顾孤儿大象的故事。看到这个故事之后,菲尔曼觉得这两个女人的故事有着相似和相通的地方,他完全可以把这两个故事并列地放在一部电影里加以展示和表现。菲尔曼说:“她们才是这个地球上真正的英雄和环保者。”  为了能最大程度地展示亚热带雨林的丰茂和非洲平原的辽阔,换而言之,是为了展示这两个地方的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同样也是为了还愿,菲尔曼选择了IMAX加时下最为时髦3D技术作为影片的“本底”。他说:“但凡只要是去过那里的人,都会震惊于地球上生物的多姿多彩,婆罗洲的物种多样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即使在今天,人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婆罗洲里有多少种生物。所以,要营造出一种令人身临其境又难以忘怀的观影体验的话,用3D加上IMAX是最为合适的。”IMAX、3D、生态学纪录片的组合很快就吸引来了导演大卫·里克雷。大卫·里克雷是一个专注于拍摄IMAX格式的生态学纪录片的导演,他已经执导过了数部这样的影片,经验可谓丰富。里克雷说:“没有什么能比执导这么一部影片令人兴奋的了,当我们带着大型的机器在不同国家质检穿梭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全世界最美好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工作结果是可以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地球上的自然。如果你无法来到野外或者是亲眼看到这些生灵,那么在IMAX上看到,则是最好的事情。”为了能让人们欣赏到最好的IMAX-3D的画面,里克雷请来了《海底世界3D》的幕后班底。里克雷说:“操作IMAX-3D设备非常复杂,也很繁复,所以找到那些最具有经验的摄制组是影片拍摄的关键。所以我找来了《海底世界3D》的班底,他们全是行业中的精英,也是把影片拍摄完美的保证和基石。”  出于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一份责任心,著名演员摩根·弗里曼主动请缨,要在影片中担任旁白。弗里曼极具标志性的声音为影片增色不少,对于这项工作,弗里曼说:“这部影片讲述了两个伟大的女性的伟大的工作,是她们的行为打动了我。我在为影片做配音的时候,带着极大的尊重。我想,现在是时候关注一下生物和环境问题了,虽然我们也有关注,但是关注的还不够。”  拍摄和乡愁  进入了实质性的拍摄阶段,剧组就迎来了野外拍摄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外景地之一的婆罗洲的自然环境。按照剧本的设计,摄制组要长期跟拍一对小猩猩在人类的照料下健康成长并重回自然的过程。拍摄人类的照料并不困难,因为这一切大多发生在比卢特·葛莱迪卡斯为猩猩创办的营救中心内。困难的是,拍摄猩猩被放归自然后的镜头。菲尔曼说:“这是这个故事的情绪高潮,因为拯救动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其放归自然,否则还不如把动物送进动物园。但是这么做,他们就不再是野生动物了。”剧组跟踪拍摄的猩猩叫做辛尼加和普士卡,为了能拍到作为它们作为野生动物的镜头,剧组跟着猩猩走了很远,来到了雨林内部。那些巨大灌木和树林让带着巨型器材的剧组行动不便。大卫·里克雷说:“我当时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影片拍摄出来,如果仅仅是因为困难就放弃了拍摄动物放生的环节那就太失败和遗憾了。整个剧组很团结,很有斗志,因为已经60多岁的葛莱迪卡斯已经在野外和猩猩生活了几十年,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克服呢?再说,如果没有拍摄到这些镜头的话,那么这部纪录片就白做了,因为只有前面那些内容,它和大部分在电视台里播放的纪录片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剧中的第二个故事拍摄的是丹姆·谢尔德里克在肯尼亚救助大象,这个故事发生在肯尼亚的国家公园。因为肯尼亚时常出现在一系列的纪录片中,而且也有人拍摄过关于谢尔德里克的纪录片,所以剧组只用了五个星期就把肯尼亚的大象救助计划拍摄完毕了。里克雷说:“在非洲的拍摄很顺利,也很开心,因为我们不用克服太多的像是在热带雨林里的困难,而且这里的援助大象的计划开展得很完备,有当地ZF和国家的支持。而在婆罗洲的猩猩,则几乎是在靠葛莱迪卡斯的一己之力支撑的。我希望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所有人都能多关心一点婆罗洲,多关心一点我们平时多忽视的动物。”  剧组回到美国之后,整个摄制组集体对大自然产生了“乡愁”一般的情感。弗里曼说:“这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历,在经历完这一切之后,我才会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毕竟,这个地球不是人类所独享的。”导演里克雷说:“我以前虽然也拍过关于动物的纪录片,但是从来没有涉及过亚洲的虹猩猩也没有了解过大象的生活。这次的拍摄给了我很深的触动。首先是自然的,其次是那些甘愿在自然里付出自己一切的科学家的。正是有她们的努力,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欣赏到令人咋舌的物种多样性。”整个剧组中最怀念自然的是德鲁·菲尔曼,因为他已经为这个项目准备了十几年的时间。他说:“拍摄这部电影,让我在心灵上又多了一个家乡,那就是野生动物和自然。它们的存在证明着人类的存在,它们的生存环境和我们息息相关。我希望从电影院里出来的人都能自觉地做些什么,因为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和野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同类’。”  花絮  ·影片中有12个场景使用了4K清晰度的IMAX数码摄影机拍摄,这是这种机器第一次被用在长片的拍摄中。  ·影片的数码IMAX摄影机重达75磅(约合34公斤)。这个重量是传统胶片IMAX摄影机的四分之一。  ·本片是最早的几部用3D-IMAX格式摄制的纪录片。  ·影片于2011年3月30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的科学中心的IMAX影厅举行了首映。参加首映的观众来自加拿大的几所学校。  ·影片在亚洲的婆罗洲和非洲的肯尼亚取景拍摄。  ·影片中出现的比卢特·葛莱迪卡斯(Biruté Mary Galdikas)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专家。自1971年她25岁以来,一直与红猩猩生活在一起,开展了世界上为期最长的单人对野生哺乳动物的持续研究。
228
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尾页
选择语言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一键换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