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凝视深渊
美国2011英语
添加:未知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Jason Burkett,Michael Perry,Jeremy Richardson,Adam Stotler,Sandra Stotler
简介:  故事的主题是关于“死刑”:他采访了死刑服刑人员、警察、受害者的家人,影片冷酷而阴郁,它逼我们面对这一道德模糊的领域。而从影片的片名,我们也不难看出赫尔佐格借此“凝望人类灵魂深渊”的目的,这应该让电影与传统的探讨死刑的纪录片有所不同。  幕后制作  68岁的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在美国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拍摄成纪录片《凝望深渊》。赫尔佐格说:“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  “美国有34个州仍存在死刑判决,其中16个州目前仍可执行死刑。执行方式是致命药物注射,仅犹他州仍有枪决。作为客居美国的德国人,我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我尊重但不赞同美国的死刑。”  维纳·赫尔佐格的四章节纪录片《深渊》,每一章的开头都重复这句画外解说。画面内,镜头扫过空无一人的刑前羁押室铁栅栏,扫过墙边长桌上的烛台和圣经,再经过一小段走廊进入行刑室,让观众看那张空荡荡的注射床。  接受过赫尔佐格第一次采访后六个星期,死囚詹姆斯·巴恩斯写信给赫尔佐格,暗示他将再供出自己犯下的两件命案。他后来确实招供。“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怪兽,但他们并不是怪物,就是人。”赫尔佐格这样形容自己拍摄《死囚》的态度。  201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几处死囚监狱,这位时年68岁的德国导演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其中名叫迈克尔·佩里的死囚,在接受他的采访拍摄8天后被执行死刑。他们基本都经历了持续数年甚至更久的上诉、补充证据、复核之类程序,甚至有的多次被下达了执行令,又都撤回。除了佩里,其他受访者直到影片首映时仍活着。  以佩里为主要人物的纪录长片《深渊里》,2010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展映。另外的5名囚犯分别成为4部纪录短片的主角,2011年2月14日在柏林电影节的特别放映单元首映。  赫尔佐格在十六七岁时就梦想着拍一部电影,讲德国一座戒备最森严的监狱的故事,那时候他看了一些新闻报道,“我只能说我得下跪感谢上帝那时候没让我拍成,因为那想法太蠢太幼稚。”他在《死囚》映后的现场交流中说。  拍监狱的梦想一直存在,几年前他突然对拍摄死囚萌生了强烈兴趣,最令他入迷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怎么死。他们知道。”  “你只有50分钟”  佛罗里达州的死囚监狱里有大约400名囚犯,詹姆斯·巴恩斯是其中一员。1998年,巴恩斯因杀妻被判无期徒刑,判决下达7年后,因为在服刑期间皈依伊斯兰教,在这年的圣月“拉马丹”,他又供出自己1988年犯下的一桩命案,于是改判死刑。  那桩命案在佛州被称为“烧床案”,一度相当知名。巴恩斯在佛州墨尔本市潜入一名女子家中,藏身衣柜偷窥,然后强奸、杀人,而后为毁尸纵火烧了卧室。  监狱餐厅,光头、穿橙色囚服、戴重镣的巴恩斯坐在摄影机前。赫尔佐格的采访开门见山:“我理解你希望博得同情以获得改判,但(我的拍摄)并不意味着我必须喜欢你。我好奇的问题是,你在里边能看到天或者树或者小鸟什么的吗?”  “我总在囚室里,与走廊隔着两道栅栏,3米开外有扇窗,但最多看到对面楼里的犯人。往旁边看,5米外的尽头有扇窗,能看到一些绿草,看不见树,七八百米之外可能才有树。”  “能听见鸟叫么?”  “听不见。我喜欢听雨打在房顶上的声音。”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雨点落在身上是什么时候?”赫尔佐格的提问这时更像一个记者。“应该是2002年了。是在一个敞顶的地方。”  但赫尔佐格说自己并不像记者那样干活:“我不准备任何问题。深入观察他人的内心是非常有意思的。难处是你只有50分钟。狱方规定的面访时间是1小时,10分钟用来安装机器、打光,50分钟用来谈话。你必须立刻找到恰当的语气、融洽的状态,如果做不到就失败了。有个学电影的学生问我从哪儿学来的,电影学院不教这个……你必须会,必须找到办法了解别人的内心。”  赫尔佐格首先要给狱中的囚犯写信提出采访拍摄要求,得到他们的书面邀请之后,才能联系狱方,狱方要批准。“联系德州是因为他们对媒体比较友善,会允许你拍摄采访。佛罗里达也对媒体不错,两个州都执行死刑。在押死囚人数最多的实际是加州,他们可以判但不执行死刑,于是牢里的死囚越来越多,目前有600个左右了。”  同时也必须联系犯人的辩护律师。赫尔佐格通过阅读案卷选择拍摄对象,希望尽可能呈现不同个性的人,但一些他很感兴趣的囚犯拒绝了拍摄。“有个人愿意跟我聊,但最后一分钟他的辩护律师给我电邮说:不要聊了,我们正在上诉,而我的辩护对象特别容易说蠢话。”赫尔佐格立刻答应放弃拍摄,但要求留着这个机会,等合适的时机。  约到人已经不容易,采访还随时有失败的可能。采访迈克尔·佩里时,聊到120秒,佩里突然沉默不语。赫尔佐格的心都提了起来:“这是个冒险的活,因为真的可能两分钟就完蛋了。”还好事情并没有搞砸。  与囚犯的交谈他选择直来直去,“你要是在死囚的单人牢房里关上十多二十年,你从一英里外就能看出这个人是砣屎、那个人假惺惺。辩护律师总是假惺惺的乐观:我们还有机会;家人感情用事,拒绝接受儿女是杀人犯的现实。只要有个人跟他们有话直说,他们都会喜欢。”  都是聪明人  詹姆斯·巴恩斯几乎像是个剧情片里的角色,从他冷静专注的眼神里能看到他对言辞细节的斟酌。巴恩斯案件的检察官告诉赫尔佐格,与巴恩斯谈案子就像下象棋,他很擅长与控方进行猜灯谜式的对话:“我的律师会让我怎么处理?”“你觉得他会让你怎么处理?”“他会让我不说话吧,你觉得呢?”“怎么做由你自己定,要不要律师都是你自己的事。”  “他只是想搅浑水。事情很清楚,他衣柜里有个死人而当时就他一个人在,谁干的呢?所以他的策略就是希望在我的回答里抓到漏洞,给诉讼程序制造障碍。他无疑非常聪明,熟知法律体系和刑事审判。”检察官说。  1997年,因为吵架,巴恩斯掐死了妻子琳达,不知道怎样处理尸体,就放进衣柜,跑出去呆了几天。案发那天他自己在家,妻子的母亲、哥哥和嫂子来敲门,他说妻子要和他离婚,去律师那儿了。不到1小时,警察包围了房子。  “显然在单人牢房里你有大量的时间一遍遍思考自己的案子,很多人也在监狱图书馆阅读法律案卷。”赫尔佐格说,“比如巴恩斯,他能非常流畅地跟你举出各种判例,诸如Faretta 判决(注:1975年的该案例在美国法律中确立了被告人的自我辩护权)。”  赫尔佐格却在采访中偶尔调侃这个精明的囚犯。当巴恩斯提到自己从小爱吃烧烤的各种肉类,他问,“这跟你成为纵火犯有关系吗?”“不是吧?每个好厨子身边都有好多火……”巴恩斯说。  第二章的主角汉克·斯金纳被控杀了女友和她的两个智力迟滞的儿子,他始终声称自己没干。斯金纳天生喜感,镜头前兴致勃勃滔滔不绝,说着话自己就常常笑起来。赫尔佐格对他的兴趣在于他曾离死亡如此之近,而且他对死亡之路的细节记忆无比清晰。  2010年3月24日,四名狱警押着斯金纳前往行刑室。他所在的德州州立监狱科纳利监区未设行刑室,必须送到四十多英里外的另一监区。路上会经过一片湖,“我能闻到水的气味。”斯金纳告诉赫尔佐格。  囚车是封闭的,他能看到狱警和他们配备的枪+-+-+支,非常内行地在赫尔佐格的摄影机前报出每支枪的型号。他看不见外边,却知道跨湖的公路桥很长,因为过桥时车轮每一次“砰砰”,就意味着汽车压过了一道桥梁伸缩缝。“那桥有46个‘砰砰’。”  坐在离行刑室咫尺之遥的刑前羁押室,牧师已经来了。他能看到通往行刑室的走廊,看到注射床上固定手臂的支架,看到监刑的观察窗。斯金纳临死前胃口大好。赫尔佐格问他都吃了什么,他不停地说了足有40秒,连沙拉里的蔬菜和酱料都记得清清楚楚。  然而离法定时间35分钟的时候,最高法院打来电话取消了行刑。  第四章里从加勒比海岛移民美国的琳达·卡尔蒂想要孩子,自己因为年龄已经很难生,于是打起了即将分娩的邻居的主意。她唆使小混混劫持了生产刚三天的女邻抢来婴儿,却使女邻窒息而死。  卡尔蒂在强制戒毒机构工作过不长的时间,“那种工作要求你有相当的市井智慧,老于世故,她嘴上说说就能让三个街头混混相信被害人家里藏了900磅大麻,真是令人瞠目。”赫尔佐格问该案检察官,她怎么做得到,检察官回答:“(利用人的)贪婪。”“我特别喜欢片子里的那一刻。”赫尔佐格说。  “他们都特别擅长言辞。”当然死囚里也有智商特别低的,什么话题都说不好。一个牧师给赫尔佐格讲过这么个犯人,在刑前羁押室,牧师向他解释接下来的程序,进入行刑室,绑上注射床,然后如何如何,他竟然会问,完事之后我还干嘛?“所以你得挑人。”赫尔佐格说,“纪录片的选角其实很重要,要下很大功夫,很像要拍一部好的剧情片你必须选对演员。”  本身就是了不起的电影  几乎每个真实案例都让人觉得足以拍成精彩的剧情片。赫尔佐格也承认有这个可能,但自己还没认真计划过。“斯金纳的案子没什么,但人特别有意思;巴恩斯,绝对是极厉害的恐怖片,我相信他是女性的终极噩梦——裸体潜入她家,在衣柜里躲上4个小时,窥视她做家务、做饭、看电视剧、洗澡,然后现身,强奸、杀人,然后把她在床上烧掉。噩梦啊。”  第三章的两个主角,约瑟夫·加西亚和乔治·里瓦斯都是著名的“德州越狱七人帮”成员。2000年12月13日他们成功地逃出德州守备最森严的科纳利监区,6天后在抢劫一家枪械店时杀死一名警员,40天后除一人自杀,其余悉数落网并判死刑。  越狱前,这七人的共同点是几乎都背着漫长的刑期。加西亚因为跟人争女友杀人,被判50年徒刑;里瓦斯因多宗罪案被判了17个连续的无期徒刑,因为擅自把一辆维修工人的汽车开出两英里,又被加判了99年徒刑。  “他们拿走了我所有的希望,这种情况下人什么都干得出来,有的人疯掉,有的人自杀,有的像我这么干……”里瓦斯在镜头前说,嗓音低沉,表情沉稳,“这些人很愤怒,决定越狱。这情节很吸引我,因为司法的极低智力含量和军队般的刑罚,本身简直就是部了不起的电影。”赫尔佐格说。  从赫尔佐格最近的剧情片如《儿子,你都干了什么》和《坏中尉》来看,这些未来的剧情片值得期待。但他是个大忙人,很难说什么时候才会动手。他说自己2011年拍了6部电影,在一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片子里演了个坏蛋,他经营着自己的电影学校,3月初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惠特尼双年展,他还有件装置作品要展出。  “我一般写得快拍得快剪得快,这次是个例外。”赫尔佐格说,“拍的时候每个人你只有50分钟,只有坐回到剪辑房,才有时间慢慢看拍到的一切,那真是给力。我和剪辑师乔·比尼都是严格的8小时工作者,但剪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们每天工作5小时就不行了。而且我们都复吸了。”  人不应该被国家处死  第一次访问巴恩斯4个月后,赫尔佐格和他的拍摄组获准再见巴恩斯。在第二次采访的前一天,赫尔佐格找到了巴恩斯的父亲——巴恩斯有十多年没与家人联系过了。  赫尔佐格告诉巴恩斯,自己表明身份后他父亲立即拒绝了拍摄。再问巴恩斯的父亲有没有什么话想带给儿子,他想了又想,说:第一我爱他,第二我恨他犯的罪。  “多谢。好久跟他没联系了,很好。”巴恩斯红了眼眶。“几年前,我回想自己的经历,写下了这辈子我做过的最可耻的事、最骄傲的事,然后是这辈子让我最伤心的事和让我最高兴的事。我想,最糟糕的莫过于我知道他还活着,却对我万念俱灰。这让我在很多年里一直低落,现在我感觉好多了。我理解他看到我罪行的丑陋,任何人这么说我都理解。你可以在这儿哭着说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抱歉,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人为自己的行为100%负责。  “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同情,我只是尊重人。”赫尔佐格反复强调,自己并不是人性化地表现囚犯,“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但他们并不是怪物。这是最根本的态度。我也不会把他们表现成无法无天的反国家反社会英雄,就是人。”  影片每一章的叙事角度都不一样,但在采访当中赫尔佐格几乎问到每个囚犯他的梦想是什么。巴恩斯回答说:“我大多时间都在幻想得到现在没有的东西,比如自由,大热天我可以跳进大海,在干净的水里潜下去再浮上来,就像重生或清洗。我是如此肮脏,洗不干净了,我只能梦想着会怎样洗去污秽。”  “如果你每天都在混凝土小单间里关23小时,只有一小时能在一个露天的笼子里呆着,你只能活在梦和幻想里。”赫尔佐格说,“他们的人性凝结在梦中,因此我总是迷恋这点。”  虽然在每章的开头赫尔佐格都在解说中重复声明自己“尊重但不支持死刑”,他说自己并非想拍一部直接的反死刑电影。“德国人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纳粹时期我们有过太多的死刑,系统化地杀死了600万犹太人。我认识的同代德国人没有一个不反对死刑。但作为一个德国人你也没资格告诉美国人怎么搞刑事审判。”  影片拍摄到一个退役的行刑队长,在执行了125例死刑之后,他突然崩溃了。“事实上是由于一个女犯的行刑,在那次行刑的两天之后他突然不能控制地颤抖,止不住地哭。那是他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表达,无意识地反对着死刑。”在影片的每一个故事里,同样有反对死刑的态度悄悄弥漫。“很明显我认为,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一个国家,无论在什么形势什么时间,都不能以任何原因杀死任何人。”赫尔佐格说,“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
351
详情
6.0
南太平洋
英国2009英语
添加:未知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Mike Rowe,Richard Wollocombe,马克·布朗罗
简介:  1.海洋岛屿  它们非同的隔绝产生了地球上其它地方所没有的一些最稀奇、惊人和不安定的生存例子,从撕扯掉椰子的大蟹,到把猎物钉在匕首般爪子上食肉毛虫。  人类文明同样不同。五旬节岛上的人们从高高的木制脚手架上纵身鱼跃来庆祝他们每年的收获,只用丛林藤本植物来阻止坠落。  在微小的恩浮塔岛,或许是地球上最僻远的人类社会,当地人为了生存完全依赖他们的庄稼和捕猎。  2.漂流者  在南太平洋并没有荒岛这一回事。它们也许是地球上最偏僻,但2万余个岛屿个个都被开拓了,从新几内亚,天堂鸟的家园,部落野蛮的成人仪式将年轻的战士变成鳄鱼人,到斐济,法属玻利尼西和夏威夷。  这是最后漂流者的故事,从咸水鳄和巨鳗到冠鬣蜥和怪蛙,为了成功不顾一切到达数千哩远的岛屿。这些旅程是很好的功绩。据估计每6万年才有一个物种到达夏威夷。难以相信,这么多的开拓者到达这些受到大自然像龙卷风和海啸接二连三粗暴打击的岛屿。  南太平洋首次人类,玻利尼西亚人的航行,难以忘怀。这些旅程的确是最伟大的探索行动,甚至可以断言,他们永远地改变了南太平洋的大自然。  3.蔚蓝大海  大部分地区是偏僻的,蓝色的旷野的南太平洋是海洋沙漠。海洋中生活着许多动物,它们中有鲨鱼,鲸鱼和海龟,不得不行进异常的距离去生存。虎鲨航行数百哩去享用刚会飞翔的信天翁幼雏的盛宴,每年,抹香鲸从南太平洋的一边旅行另一边去觅食和交配。它们的旅行以悲剧为结局。  但南太平洋并不全是沙漠。新西兰超级富饶的海岸支撑着庞大的特技专家-海豚群,它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没有几个地方的野生动物比古怪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更丰富的,是热带企鹅和冲浪高手海狮的发源地。  片中始终贯穿着最大的海难故事-令人鼓舞的莫比·迪克的事件(白鲸记)。揭示出在这片看似蔚蓝的大海里巨大的生存挑战。  4.海洋火山  目击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中的岛屿出生,成长和死亡。数百万年的历程浓缩在1小时,展现海底火山爆发时难以忘目的影像,熔岩流在海浪下面爆炸。路和房子被熔岩流埋葬。从狂暴开始显露无比丰富的珊瑚礁供养着大群的灰真鲨和大蝠鲼。  南太平洋升起的陆地同样为一些非常陌生的动物带来生命,从能在热带冰雪中兴旺发达的吸血虫,依靠火山泉孵蛋的塚雉,到被珊瑚山截留的大群水母群。  5.奇异的岛屿  在南太平洋的孤岛上有着无战斗力的鹦鹉,翻地觅食的蝙蝠,大石龙子和在树上的袋鼠。野生动物以奇怪的方式演化。在岛上生存可能要付出高代价,对于新来的物种,全都想挣脱这地狱。这里展现出一个难题:为什么动物能完美的适应了岛屿生活,轻易地放弃了灵魂?答案由生存在新西兰海岸外的小岛上,某些不太可能存在的动物来揭示。  人类历史上的活动区域进一步表明,无论它曾是否田园般的,南太平洋岛屿上的生命从未远离过灾难。  6.脆弱的天堂  南太平洋仍相对健康,鱼群丰富,但这是个脆弱的天堂。国际捕鱼渔船为鲨鱼,信天翁和金枪鱼敲响了严重的警钟,对这片美丽的大海还有其它的暗藏危险。这一集注视怎么来维护海洋及其野生动物。  从该地区人类历史的诸多迹象表明,田园般的,充满生机的南太平洋从未远离过灾难。
567
详情
5.0
脑力大挑战
美国2012英语
添加:未知
主演: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
简介:  本系列是创新的科学特备节目,共有三集。透过互动实验和各种小技巧,展现我们的大脑如何创造现实幻觉。这些令人兴奋和具有启发性的实验,能让我们一窥大脑的内部运作,而世界顶尖的专家会解释他们工作的内容及原因。我们也会在高科技实验室探索最新科学,与绝顶聪明的人物见面。三集节目的主题分别为注意力、感官(视觉和听觉)及记忆。  EP01 注意力  本集主题为注意力,顶尖魔术师大卫高柏飞专精於操控观众的注意力并创造令人惊叹的幻觉,科学家会运用他们对注意力的了解,创造与顶尖魔术师匹敌的幻觉。注意力的瓶颈能减少脑部刺激,甚至一只哥斯拉从你眼前走过也看不到!  EP02 感官经验  本节目在荷李活录影厂摄制,制片家使用声音影像创造逼真幻象。令人意外的是,人类的耳朵与眼睛时刻都在创造有关真实世界的幻象,色彩、光线、动作与深度都是由大脑建构,而这些体验其实可轻易受到操控。  EP03 记忆  本集节目的主题是记忆力之谜。在纽约市的街道上,以一宗骇人听闻的罪案测试观众的记忆力。记忆力能决定你是怎样的人,而细节遗失、回忆改变,令大脑形成的记忆都是假的。专家对於我们脑部的创造力和回忆力的看法,令人大吃一惊。
130
详情
6.0
你必须知道的科学
英国2014英语
添加:未知
主演:未知
简介:  BTV纪实引进自BBC,原名《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第一季》,BBC于2011年首播,BTV于2014年2月播出。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却浑然不知... 这些事情,我们视为理所当然,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为何... 现在,我们就一起解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被我们忽视的奇妙事件。  第一集《奇妙人体》,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我们在几亿个精子中脱颖而出!关于人类的受精过程有着怎样的坎坷?咱们为什么会有隔代遗传?人为什么会放屁?感冒是咋回事儿?人体就是寄生虫乐园?!饶了我吧!咱们一起解开人体的那些奥秘!  第二集《宇宙奥秘》,大爆炸理论谁不知道啊~问题是,这个理论到底是肿么回事儿?科学家都搞不懂啊~我们的宇宙从何而来?发展方向如何?又将如何结束?除了我们,还有没有地外生命?平行宇宙到底是个啥?别着急,睁大眼睛!我们一起奔向宇宙吧!  第三集《百变天气》,天气预报也太不准了!地球人都吃过天气预报的亏!可是,为什么这么不准还有存在的必要呢?刮风下雨冰雹雪花,这都是怎么出现的?春夏秋冬为什么一直按顺序交替?微气候是什么?关于天气的各种疑问将会在这个片子中得到解答~还等什么。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的身体有多奇妙,人体是世间最复杂的一项工程杰作,但它也带来了一些非常令人费解的问题,比如说人为什么会感冒,屁是从哪里来的,一千年后人类将变成什么样子。
529
详情
选择语言
English简体中文繁體中文Español한국인Bahasa Indonesia日本语Deutsch
一键换肤